Friday, May 29, 2009

浪漫与潇洒

漂泊的浪荡不是潇洒,短暂的激情不是浪漫;
浪漫与潇洒,是那夕阳西下后一抹不去的余辉。

至美的旋律

古希腊的思想家阿里斯多德(Aristotle)曾经说过:“节奏与乐调不过是些声音,为什么它能表现道德品质而颜色或香味却不能呢……?因为节奏乐调是些运动,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。”换句话说,我们的言谈举止,都是道德品质的体现;而我们所听的、所唱的歌曲音乐,也无不在表现道德品质。可是,世风日下,不少时下歌曲或多或少搀杂着狭窄的情感思想,多有疯狂、怨恨、暴戾、嫉妒、怪逆、颠倒、矛盾等元素;有者甚至颂扬恶魔、毒品、邪淫、放荡、自杀等歪风,更别说道德品质了。

可惜的是当今许多年轻人甚至是知识饱满的大学生,只会一味追求潮流、崇拜歌星明星为偶像,别人有的我也要有,人人在听的流行歌曲我也非听不可,电影院上映了新片子不理它是什么内容,熬夜赶着半夜场也要去看,这样子盲目地追寻感官的刺激,不可能使生活更踏实,相反的,心灵会变得更空虚与飘浮。正如我们今天的社会,好比阴霾弥漫的天空,许多是非对错若不以智慧明辨,就像无法清楚看见蔚蓝的天际一样。

好的歌曲,不仅是抒发人们情感的艺术品,也不应该只是娱乐消遣的工具,她更是承载着教育的重任、承载着传递美善至人间的角色。正如孔子对音乐教育的重视,在他教授的“六艺”(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)中,音乐位居第二。《论语•泰伯》中记载: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,意思即用诗来激励志气,用礼仪为做人的立脚点,用乐来完成人生修养;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从诗开始,接着完善于乐,这是走向“完人”境界的必经之道。孔子在音乐教育中,非常重视音乐中的“美”与“善”,说道:韶,“尽美矣,又尽善也”。“美”深其意是属于艺术的范畴,“善”则属于道德的范畴,是指“仁”的精神而言。由此可见,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及音乐家,孔子是如此强调道德与音乐的同等重要。

也许我们应当及时反思当今社会的音乐素质。往往我们在美的部分下了很多功夫,然而对于善的运用却是相当缺乏的。音乐可以“移风易俗”、“以善民心”、“故不能无乐”。音乐的律动有助于人们养成秩序、规则、礼仪。至美的歌曲,是用生命谱写的乐章,是以爱合奏的旋律,更是抒发人间真善美的“妙器”。

Wednesday, May 27, 2009

足迹


每天往回大海旁的路段
我总会看看沙滩
并问问大地
我们曾经留下的足迹
她是否依然为我们保留着
看看哪一日
我们可以旧地重游时
让那曾经洒下的点滴
再次回荡

Friday, May 22, 2009

送别情愫

最近,几乎天天都到机场送别,大伙都各奔东西回到家乡去了,哦!是的,向东、向南、向西、向北,如蒲公英籽般,起飞了。依依不舍的情愫实在难免。回首这几年的大学生涯,日子似乎漫长又似短暂,不禁百感交集。

是什么因缘,让我们这些曾经互不相识的陌生人,走上了同一条路、走进了彼此的生活、更走入了彼此的生命?

是缘份如此安排了我们的际遇—在对的时间里、在巧合的空间里、在千万人之中,我们相遇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迟一步。

如今,大伙一个一个离开了,人去楼空的感觉,对于独自留在异乡送行的我来说,滋味并不好受。如果说,这一次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遇,那么,我会耐心等待那相遇时美丽的一幕。

岁月其徂,人事万变,什么是永恒呢?只是,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……

对于回去的伙伴,我当然会想念你们,但,不是因为寂寞才会想念你们,而是因为想念你们才会寂寞。